网络慈善: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6-01-17

 

中国的民众从来就不缺乏爱心和守望相助的慈善传统,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尚未健全的今天,借助互联网而诞生的新生事物———网络慈善开始出现并呈蓬勃发展之态。利用网络向公众求助,本是普通百姓最方便快捷的平台,然而种种现实却表明,在我国慈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尚不是很完善的今天,网络慈善要按照健康的方向发展,就急需相关法规的出台和慈善组织的积极参与。
  网络上的善缘2005年1月13日,周五,下午6点。即将下班的刘羽健在他所居住小区的业主论坛网上发布了一个确认的帖子———第二天上午7点,刘羽健和他的一部分邻居们将自行驱车赶赴河北赵县的一家孤儿院,给那里的孩子们带来一批他所居住的小区的邻居们捐赠的奶粉、衣物、文具和现金。而此次捐赠活动从开始提议、发起到执行,基本上都是刘羽健所居住小区的业主论坛网完成的。
  “我上个礼拜从一个朋友那儿得知了赵县某孤儿院缺少奶粉等物资的消息,就在我所居住小区的业主论坛网发了一个帖子,号召大家为孤儿们捐赠。”刘羽健告诉记者:“短短3天,就有150多位邻居发贴子响应并进行捐赠。由于有些邻居不能亲自赶往赵县的孤儿院,所以所有的捐赠物资全部进行了集中,将在本周末由我和另外20多位邻居自驾车去孤儿院进行捐赠,并把孤儿院的捐赠接收证明和清单贴在论坛供请邻居们监督。”
  伴着网络与人们生活的日渐紧密,目前,像刘羽健和他的邻居们这样通过网络进行慈善募捐,在我国正在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用我们的爱心和力量扶起这个可怜孩子的明天”……
  “一个白血病患者的求助”……
  “让我们帮你走出死神的纠缠”……
  目前在一些网络论坛上,我们已经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呼吁对某些不幸的人群进行救助的帖子,跟帖响应并进行捐助者往往都不在少数。在许多论坛上甚至还开辟有专门的慈善救助版块。记者在采访中也参与过好几次由网络发起的慈善救助事件,而且这些救助往往都卓有成效。
  “网络慈善不可避免地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行善方式。”社会学博士余咨生对记者表示。
  虚拟世界与现实诚信的矛盾
  来自信息产业部有关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到2005年7月,中国已拥有超过1亿网民。通过网络获得信息、进行沟通交流已成为网民们的重要生活方式。网络正在与现代人们的生活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网络慈善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产生也就不足为奇。然而,虚拟世界里网络慈善往往与现实世界里的爱心有着让人困惑甚至痛心的差距。
  陈易,重庆西南大学文学院的学生,也是中国2005年最著名的网络人物之一。
  2005年9月15日,陈易所写的《卖掉自己救妈妈》的帖子出现在中国最大的网络论坛天涯社区网上,在贴子中陈易说:父亲早年因患肝病去世,而母亲也在去年因肝硬化病倒,在卖掉家里的住房后母亲做了第一次肝移植手术,但出现了许多并发症,专家认为应该进行第二次肝移植,而高额的手术费母女俩已经无法承担。帖子的最后陈易说道:“我多么希望有好心人能救救我妈妈,我宁愿卖掉我自己!甘愿毕业后无条件地为他打工。”
  帖子在论坛一经发出就引起强烈反响,陈易在网上公布的银行账户开始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捐款,截至9月9日,陈易已收到10万多元捐款。此外,多家媒体也对此事进行了连续报道。
  随着大家关注的不断升级,陈易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包括公众对她所写内容真实性的怀疑,甚至还有网友自费亲赴重庆调查“卖身救母”真相。随着公众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9月27日,陈易通过媒体向公众表示:“我承受不了这些压力了,我决定暂停接受社会捐款。”
  最后一切的质疑声都随着陈易母亲的逝世戛然而止。“卖身救母”事件一波三折,最终以近乎悲剧的方式收场,这一桩网络慈善引发的公案却实在应该惹人深思。
  而2005年12月24日被关闭的“中国第一个专业乞讨网站”———三帮乞讨网则引发了人们对网络慈善的另一重思考。
  三帮乞讨网据说来源于几个朋友之间的一个玩笑,但是在这个以“温暖行乞(非行骗)新市场”为噱头的乞讨网上竟真惹来了“网络善人”并讨到了捐款。从2005年11月8日开通到12月24日被关闭,该网站接到了来自全国各地59个捐助者的捐款,不过这些捐款者无一人留下真名。最终,在网民们的质疑声中,媒体记者对三帮乞讨网展开跟踪调查。质疑主要集中在有人借网络慈善之名,利用人们的善心和善款,自我炒作,牟取利益。
  乞讨网被关闭后,发起者声称将把所有三帮乞讨网收到的捐款在线捐给希望工程。然而有意思的是,青基会表示并没有收到这笔捐款。
  当“玩笑”演变成为一种网络慈善行为,并且引发争议,似乎让人们觉得有些沉重。
  亟须监管的网络爱心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和社会救助机制尚不完善的今天,有关政府部门以及一些a片网站慈善机构由于募捐及救助网络的欠缺和较为僵硬的机制,导致在助难救急方面缺少足够的灵活性,例如很多地方政府的救助机构往往以户籍是否在当地作为是否对救助对象开展救助的依据,这往往难以对遍布社会各个角落的不同人等的不同需求作出及时反应。
  网络慈善的出现,正好以其灵活多变的形式和不受地域空间人群限制能广泛发动慈善资源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当前社会救助中一些不足。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网络慈善却受到来自官方和民间的双重质疑。
  2005年12月31日,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副司长庞陈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有些人没得到所要的救助,关键还是城市慈善救助体系不完善,单纯依靠社会民间力量也是不行的。他认为对于社会救助力量,尤其是新生的网络救助,目前还缺乏法律支持和监管。
  《中国新闻周刊》相关文章则认为,国际通行的现代公共慈善方式的理念是:慈善是一种公共行为,捐赠应以慈善组织为中介,使捐赠与受赠分离。网络慈善将天各一方素不相识的捐助人与受助人直接联系在一起,但应该由谁来监督和如何监督确保这些善意能恰当运用,是网络慈善当前面临的问题,这种新事物需要新规则。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一旦缺乏有效的监管,网络慈善往往会成为一些人进行欺诈的手段和工具。而且网络慈善发起的救助往往都属于民间私募行为,募捐的发起者往往都不具备发起募捐的法律资质。
  在“陈易卖身救母”事件之后,曾经有网友提出,中华慈善总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在发动网络救助方面应该可以发挥积极作用。这些慈善组织的分支机构遍布各地,在核实情况、确定救助对象、发起救助等方面有优势,比网络自发救助做得更好。
  目前,这些大型的慈善机构已经开始认识到网络慈善的功效并开始进行实践操作。
  今年元旦期间,由中国红基会联合百家网站倡议发起了“救救白血病孩子———百千万爱心行动”。活动开始后,网络捐款异常火爆,短短5天内,在线登记的捐赠人数就有数千人,网上捐款到账达10多万元!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法规的完善和有关慈善机构观念的更新,网络慈善不可避免地会在我们的社会发挥越来越大的救助作用!

 

【郑重声明】a片网站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a片网站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a片网站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a片网站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a片网站av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