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介绍

这几年,“国风”成了年轻人备受追捧的心头好。古风音乐、国潮服饰、非遗文化,如旋风般席卷年轻人的消费市场。

马面裙成了龙年的爆款“新年战袍”,作为全国最大汉服生产基地的山东曹县一个春节狂赚3个亿,这泼天的富贵让曹县接住了。

微信图片_20240306180708

来源:央视网-朝闻天下

今年春节,火“出圈”的不只是曹县马面裙,还有福建游神。哪怕过了正月十五,游神的热度依旧不减,相关话题频频登上各大热搜榜单,某短视频平台的话题播放量更是超过了73亿次。

微信图片_20240306181026

来源:微博@图数室

何以火出圈?年轻人让传统文化更潮了

刷短视频好像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茶余饭后的标配。

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的快餐文化,更猎奇、更吸引眼球的视频逐渐占据了年轻人的目光。

而那些科普、健身等干货却在收藏夹里吃灰,在“收藏了就等于学会了”的心态下,继续沉浸在短视频当中无法自拔。

初看短视频是杀掉时间利器,细看短视频是一剂让人无意识挥霍时间的“迷魂药”。

短视频的“药劲”过后,等回到现实,原来的欲罢不能,换来的往往是空虚与乏味。

厌倦了短视频的年轻人,开始把目光聚焦到传统文化。我们有5000年沉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趣,有历史,有文化,有仪式,有讲究,而且不肤浅,不浮躁,不乏味。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见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春节的热闹气氛中,曹县的马面裙不仅成为了年轻人的新宠,也让更多年轻人对马面裙背后文化产业兴趣盎然。

大集镇上的400个马面裙返乡创业大学生,通过电商平台,将马面裙打造成了春节的热销商品,将这一传统服饰推向了全国市场。

春节前最忙碌时,有些店铺一天要打包2000件马面裙,“五六个工人每天光干打包一件事,大家直喊手酸,镇上药店的膏药贴都卖脱销了!”

他们这些年轻人的努力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也让马面裙成为了节日里的一道亮丽风景。

近日,邯郸办了一场热闹的丛中花会,在众多表演者中,一位15岁女孩扮演的“小观音”,在网上迅速爆火。

图片 3

来源:小红书@艳姐说事

视频中的“小观音”非常吸引眼球,圈了一大波粉,网友们纷纷留言,

“这样的脸高级大气耐看”

“不光是国泰民安脸,简直是福佑中华脸”

“突然感觉回到了西游记一样,美且有自己的特点”

……

随着“小观音”火爆出圈,邯郸的丛中花会也获得了众多网友关注,走出家门参与到活动中,可以说,“小观音”成了非遗文化的传播使者。

除了邯郸丛中花会的“小观音”,最近网上各种火爆的民俗热点百花齐放,甘肃社火醉关公、潮汕英歌舞、揭阳舞狮女孩等年轻人让传统文化更潮了。

在这些热门视频中,我们看到了舞狮女孩对传统民俗天真质朴的热爱,看到了英歌舞少年把古老非遗推至“全网顶流”的热忱,最令人动容的,是这些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追随。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靠年轻人,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力军,为传统文化注入更多新鲜血液和新潮力量。

万物皆可改!“爆改”的风吹到了这里

今年,除了“国潮”这一关键词外,“爆改”也成了新的流量密码。

现在的年轻人脑洞越来越大,他们的创意与热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焕发出现代魅力。不仅传承了经典,更让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这种文化充满了创意、想象的精神,能够激发出年轻人无限的激情和创造力,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要问“今年过年最强气氛组”是谁?那一定非福建游神莫属!

“全国人民都上班了,只有福建还在咚、咚、咚。”

“咚咚咚”其实是短视频平台上的网友对福建非遗民俗活动“游神”的代称。因为短视频上的“游神”经常配上“咚咚咚”的魔性背景音乐,许多非本地的网友直接将福建游神称为“咚咚咚”。

福建游神彻底火“出圈”了,“以前只是自娱自乐,现在全国人民都来看”。

在很多人感叹“年味儿淡了”,但福建的年轻人却把老民俗过出了新年味儿。

今年你还没来福州看游神吗?_3_香农_来自小红书网页版

来源:小红书@香农

虽然这是一项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民俗活动,“90后”、“00后”的年轻人接过接力棒,扛起大梁。

有人打趣说:“现在的游神是‘80后’出钱、‘90后’管理、‘00后’出力。”

“00后”林滨是新版神将形象的设计者之一。‘刻进骨子里’的文化传承使命感,让林滨一直想创新设计一尊神将形象。

但面对传统神将形象的“爆改”,无论是设计新形象,还是耐心说服老一辈人接受这种创新,找雕刻脸谱、加工服饰上的刺绣图案等手艺人制作,从设计到成品用了大概两年。

“90后”女孩林雅婷是厚福游神的鼓板队领头鼓手,小小的身躯在直径近3米的鼓板面前,毫不露怯,挥气鼓槌,英姿飒爽,气势如虹。

以前老人说女生不能打鼓、不能挺神,但她觉得年轻人就要敢于打破陈规,踊跃参与其中。两年前,她将热爱民俗的年轻人召集在一起,成立了“兴龙社”,跟随老一辈的步伐,将打鼓板、挺神将等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下去。

春节间,兴龙社门庭若市,许多慕名来学习打鼓、体验挺神将的年轻人。

不仅如此,实际上阵挺神的也是年轻人,扮演小太子、小马夫的挺神将,年纪最小的只有4岁。

高高在上的神,在年轻人的口口相传中,也有了平易近人的“人设”:

爱美宅男赵世子、爱抽华子的弟控张世子、控糖达人妈祖、威严的华光大世子反差的背后其实是QQ糖控、爱看电影的顺天圣母陈靖姑……

不止福建游神,广东潮汕的女子英歌队也是又美又飒,被“花木兰”的笑容甜到了!

与以往看到的男子英歌队扮演的“水浒英雄”不同,今年“爆改”成了新的“中华战舞”。



来源:微博@全国少工委

女子英歌队表演的花木兰从军和穆桂英挂帅,身着红衣和绿装,柔中带刚的演出引来了全场的阵阵欢呼喝彩。 ?

年轻人“爆改”的“花式过春节”,以一种新的姿态和方式,传递着不变的情感与温暖。

这一刻看到了传承的意义,当代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

在互相包容与欣赏下,传统和新式的节庆方式互通有无,并行不悖。

正如同每一代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春节记忆,这一代人也通过无数“脑洞”的新方式,“重拾”了年味儿。

文章转载自a片网站av高清:/special/show.php?itemid=283

图片已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图片报道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